close

用意不用力”,這句話其實是很堪玩味的。因為無論是哪一種運動,靠的都是肌肉的操作,而肌肉的操作就須“用力”。即使太極拳強調的是“氣”是“意”,但作用在身體之外,就是得“用力”。此外,我們都知道力量的發揮來自肌肉的收縮,而肌肉的收縮憑的是大腦意念的傳送。“意”與“力”只能是主從的關係,不是對立的關係,因此,用力不用意在現實上是不存在的。那麼,我們不禁要問,為什麼有“用意不用力”這種說法呢?

  探討到這個問題,我們就必須要先釐清,這裡所指的“力”是什麼?

  在向逵所著的<拳術>一書中,曾提出力與勁的分別:“陷於肩背者謂之力。能條達於四肢者謂之勁。”力是局部的,而勁是整體的。一般人在動用身體的肌肉時,往往只注意到所需使用的部份肌肉,卻沒想到其他部份的肌肉會對這部份的肌肉造成牽扯的作用,從而抵消所能產生的力量,也因此,力量的發揮極其有限。

  “拳術之用。不貴於多力。而貴於有勁。”拳術是殺人之道,而勁道才是致勝的關鍵。

  所謂“用意不用力”指的是走架練拳時必須不用拙力(就是局部的力),用意識引導動作,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一點爆發出來。用力而不覺其用力,讓力量的走向由腳底而起,經踝,膝,胯,到達丹田(一說:命門),再傳到肩,肘,腕,然後發出。也就是“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於腰,形於手指。”這一段力量傳送的路程說近實遠,中間必須瓦解許多既定的錯誤觀念,因此意念的正確掌控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太極拳重視的不只身體的鍛鍊,更是意念的鍛鍊,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“用意不用力”這句話。

  如果,我們將“意”這個觀念加以深化,就會發現,“意”並不只是到氣到勁到的操作而已。甚至,練習時必須十分注意用心去設想各個式中的用法,每打一式,都要了解那一式的意義,要設想對方從何處來,用什麼手法,而我要從哪個方向去應,用什麼手法來對付。總而言之,無論對方是從哪個角度,是用哪種身法來攻擊,我都能察覺,並且都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。

  練習太極拳時,“意”必須從無到有,由淺到深,一直練到後來,意已全出自然,即使對方突然攻擊,也能馬上回應,這時,已完全是無意識的反射動作,到了這個階段,意又已練到似深似淺,非有非無的極高境界了。

  再回過來談“力”的問題,在<拳經>裡又有這麼一句:“有力打無力,手慢讓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,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。”這句話並不能就表面上的意義去了解,速度和力量是可以訓練而出的,並不是“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。”在生死搏鬥中,力量強得一分,速度快得一分,生存的機會便多得一分。陳微明先生曾經說過:“哪裡有不用力的武術?功力是基礎,在決定推手勝負的因素之中,力量和技巧都是重要的。”

  這麼說來,拳經上所講的,難道是錯的嗎?卻又不是。<拳經>上只是提出一個觀念:力量和速度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條件!過去,拳術大多用於戰場,是那些身強力壯,根柢深厚的男丁所學習的,太極拳也不例外,他們一心在追求力量速度的突破,卻忽視了技巧的修習,以致於往往因此而敗。對於這些人,很有必要修正他們的觀念。

  然而,如果一心追求技巧,對功力的訓練嗤之以鼻,卻又是墮入另一個執著的迷障之中。在太極拳的歷史中,陳氏太極是極為古老的,也是最接近太極拳原貌的。儘管許多人在爭論太極拳的原創者是誰,但大多數的太極門派源於陳氏,這卻是不可抹煞的事實。而在當今的太極拳種中,猛烈的發勁竟又成了陳氏太極拳最特殊的地方,這實在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。除此之外,即使是早期的楊氏本家,也都流傳著勁道的訓練。這可以從當初楊班侯在訓練弟子時,弟子大多畏難求去窺見一般。

  武術本是殺人之具,非有剛勁不可,即令是太極拳能借力打力,但功力不足,莫說是借力了,便化開來勁都未必可能。譬如面對一輛疾駛而來的車子,任你再高的技巧,也不可能“借力”。這是因為身體結構無法承受的緣故。所以在功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,再高的技巧也是惘然!

  “極柔軟而後能極堅剛”,用意不用力並不只是為了柔,也是為了那極柔之下的極堅剛。鬆透了所發出的勁道才是真正的勁道,武術的原理推到極致是相通的,只是因練習的方式及階段有所不同而形成各家各派。如果,死守門戶之見,對他人所習不僅不加以尊重,反而在不懂真相下大肆批評,那只會貽笑大方罷了。

  放眼當今,有所謂的公園派太極,以推手為主要訓練內容,只求我這一下能發人多遠如何如何,對於踢打擒摔等實戰的技法,則斥之為“外家”,謂之不合太極拳的原理。眾口鑠金,反令太極拳的真相為人所誤解。到得後來,在眾多武術家的眼中,太極拳成了“豆腐架子”,這實在是令人不得不為之扼腕浩嘆啊!

ps:以上言論轉載於武壇國術推廣中心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ang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